對於零食的慾望,是大多數人關於日常生活最基本的衝動之一。無論是小孩或是大人,零食都可以被稱之為我們「生命中不能抗拒之誘惑」。但同時,正如生活本身,並不是所有的零食都如同你手邊那一盒巧克力般,甜蜜絲滑而令人治愈。我們所經歷的日常,更多時候像是一種怪味零食──酸甜苦辣鹹,在舌尖上一應俱全。
有關怪味零食的定義,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其一,它顧名思義指那些在味道上顛覆了人們固有概念的零食,或複雜、或對立的味道會給品嚐者帶來一定程度的「不適」;
其二,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相同或相通的,零食文化亦是如此。中國南北地域間的差異尚且造就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對於味道的不同理解,何況將這個地域範圍擴展到全世界呢?
讓我們來看看以下這6款怪味零食,看看你嚐過沒有?
01
恐龍肉
這款恐龍肉只在日本大阪市的環球影城內的侏羅紀公園有售。
不要太害怕,畢竟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滅絕,即使是擁有很多 1 比 1 還原的恐龍的侏羅紀公園,也沒有足量又新鮮的恐龍肉讓商家製作成肉脯乾,所以可愛的恐龍肉不過是香味濃郁的豬排肉乾。
零食的包裝上寫有「恐竜力ッ」的字樣,「力ッ」在日語裡就是炸豬排(cutlet)的意思。肉脯薄薄一片卻風味十足,表面還模擬豬排做出了麵包糠的質地。
02
猴麵包樹可樂
日本人對於汽水的定義十分廣泛,他們甚至將對芥末的執念延續到了飲料中。
起源於1876 年的彈珠汽水(Ramune)在日本飲料界一直以其獨樹一幟的包裝瓶和氣泡防噴裝置擁有一席之地,芥末汽水和咖哩汽水更是彈珠汽水中最為特殊的兩款口味。
百事可樂在過去的十多年專為日本市場相繼推出了10種以上的創意風味,包括冰黃瓜味、生薑味、紫蘇味、鹹西瓜味⋯⋯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猴麵包樹可樂。
猴麵包樹是非洲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它的種子可被製作成紙漿和調味料。猴麵包樹可樂的口感跟果汁軟糖很像,據說還可以舒綬壓力,使人的頭腦保持清醒。
如果還不滿足於口味的獵奇,在日本,還有章魚燒味、辣椒油味、泡菜味等千奇百怪的口味的汽水等你去挑戰。
03
甘草糖
歐洲人對甘草糖(八角糖)有著謎一般的熱愛。這種通常顏色為黑色,呈菱形的糖果大致可依據口味與質感被分成四種:甜軟、鹹軟、甜硬、鹹硬。
北歐尤其是荷蘭的每家便利店都會有甘草糖的蹤跡,超市與電影院也不能「倖免」。
在叫法上,芬蘭人稱它為「samiakki」或「salmiak」,瑞典人稱之為「salmiaklakrits」,荷蘭人則還會喚作「drop」。
北歐人認為甘草有緩解腸胃不適、止咳及幫助減脂的功效,喜歡以甘草下菜,甚至在製作冰淇淋、雞尾酒、甜點的時候也會加入。
甘草糖的糖分、熱量及脂肪量比起一般糖果都要低得多,這也讓它受到了崇尚健康飲食的人們喜愛。
04
蠶蛹乾
廣東有句俗語說:「背脊朝天,人皆可食。」,其實泰國人對於食物也有著極大的冒險精神。如果你有機會到泰國的背包客聚集地考山路逛一逛夜市,就會發現他們真的好愛吃蟲子!蝎子、蚱蜢、毛蜘蛛⋯⋯甚至蟑螂,可謂來者不拒。
高蛋白的蠶蛹還被製作成便攜式的零食,在大大小小的超市與便利店均有售賣。蠶蛹乾不僅有可愛的包裝,還擁有原味、燒烤味、海苔味等多種風味,入口香酥,價格便宜。
05
吉力貝怪味豆
電影《阿甘正傳》里阿甘的母親曾和他說:「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re gonna get。」(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比起阿甘的那一盒巧克力,我們所經歷的生活更像是《哈利・波特》裡的「Bertie Botls Every Flavor Beans」(比比多味豆),因為吃它的過程就是一場未知的冒險。
在現實生活中,吉力貝公司就有推出一款名為「Bean Boozled」的軟糖豆,目前共有20種口味,例如黑胡椒、鼻屎、泥土、耳屎、青草、臭雞蛋、肥皂這樣的奇怪味道。
吉力貝公司甚至還經常鼓勵消費者同時吃下不同口味的軟糖豆,以組合創造出新的味道。
06
馬麥醬薯片
講馬麥醬之前,不如先介紹一下它的姐妹款食物醬:維吉麥(Vegemite)。在澳洲,維吉麥是許多當地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用醬,甚至被認為是國家飲食文化的一種重要象徵。
維吉麥一般呈深棕色的濃稠膏狀,由酵母抽提物加工而成,人們會將它塗在三明治、麵包或餅乾上食用。
維吉麥的味道很鹹還略帶有苦味,更是有著一股濃郁的「腐爛臭味」,縱使如此,它在澳洲食品業的受歡迎地位仍不可撼動。
而在英國和新西蘭,將啤酒酵母作為原料製作而成的馬麥醬(Marmite),幾乎有著和維吉麥在澳大利亞一樣的國民地位,馬麥醬的廣告語「Love it or hate it」(不是愛它,就是恨它)便透露著人們對它的兩種極端情感。
馬麥醬有許多衍生的零食,薯片便是其中的一種。由於還曾在戰爭時期被作為軍人的補充膳食,因此馬麥醬不僅是一種食物醬,更是一種關於往昔的情懷。
你又吃過哪些怪味零食?留言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原文作者:Wenjing Liu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