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菠蘿大量上市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困惑,總是分不清楚哪種是菠蘿,哪種是鳳梨?因為它們真的實在是太像了,可能很多人甚至會有疑問,它們不就是同一種水果嗎?到底該如何區分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辨別菠蘿和鳳梨的方法。 其實,從生物學角度來說,鳳梨和菠蘿是同一種水果,只不過是品種不同而已,正因為品種不同,所以價格上也存在差異的,鳳梨因為口感好而要比菠蘿的價格貴。 葉子 菠蘿的葉片呈鋸齒狀,並帶有勾刺,會扎手,同時葉片摸著相對比較薄;鳳梨的葉片邊緣是平滑圓潤的,沒有任何鋸齒,葉片用手摸起來比較厚實。 果皮果眼 菠蘿的果皮較厚而果眼深;而鳳梨則是果皮薄果眼淺。 果肉 鳳梨的內部是沒有任何刺的,去皮後就可直接食用,連果心也可以食用;而菠蘿切開後,果肉間會佈滿刺眼,在食用時需要將這些刺全部挑掉才能吃,因此街邊見到預先去皮的菠蘿會形成多個小孔,又或以螺旋方式切割。 以上三點就是區別鳳梨和菠蘿的小方法,以後就不怕分不清菠蘿和鳳梨了。 小知識 由於菠蘿含有氧化酶,對人體會產生一定的刺激,因此需要浸泡鹽水可減少對口腔的痕癢刺激感。而鳳梨則不需要,去皮後就可以直接食用。 菠蘿的功效 幫助消化,促進食慾。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的功效。菠蘿的誘人香味則是來自其成分中的酸丁酯,具有刺激唾液分泌及促進食慾的功效。 鳳梨和菠蘿中的蛋白酶能有效分解蛋白質,有助於腸胃的蠕動,促進消化,改善血液循環;豐富的維生素B對滋養皮膚,滋潤頭髮,緩解緊張和疲勞感有很大幫助。一杯新鮮的菠蘿汁或鳳梨汁,不但可以緩解喉嚨痛,而且還有預防支氣管炎的效果。 菠蘿果實營養豐富,果肉中除了含有醣類、碳水化合物、有機酸、氨基酸、尼克酸、蛋白質和粗纖維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硫胺素、尼克酸等維生素以及易為人體吸收的鈣、鐵、鎂等微量元素。 ...

據說在19世紀中期,美國的一位脾氣暴躁的廚師,由於忍受不了顧客抱怨炸薯條切得太厚,一氣之下故意把薯條做得非常薄非常脆,並加了大量的鹽,以致於叉子都插不起來。 結果報復並沒有奏效,那位客人反而覺得這道菜的口感非常好,其他客人也紛紛要求品嚐,從此美味的薯片就誕生了。 不過早期的薯片由於受到保存方法的限制,只能現做現吃,後來發明了各種能長時間保存食物的方法,薯片才流行起來。 目前市面上的薯片大致分為兩種包裝,一種為袋裝,一種為筒裝,袋裝薯片是由原個馬鈴薯切片製成的,筒裝薯片則是由馬鈴薯泥壓製而成的。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了解過筒裝薯片的製作方法,今天就來看看袋裝薯片的生產步驟吧。 清洗馬鈴薯: 製作袋裝薯片必須選用新鮮的馬鈴薯,採摘不超過24小時,否則會出現黑點,馬鈴薯先清洗乾淨,洗掉表面的泥土 削皮: 馬鈴薯在削皮機內不斷翻滾,與摩擦輪接觸,完成脫皮,這種削皮機每小時能處理半噸馬鈴薯 篩選: 馬鈴薯在分揀機上按大小不同分開,小的會直接落下 大的則被切割成小塊 切片: 削完皮的馬鈴薯會再清洗一遍 之後被送進切片機(切片機的刀片是可調的,以便加工出不同厚度的薯片,或不同形狀的薯片,例如波紋形) 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將馬鈴薯甩到鋒利的刀片上完成切割 平均每個馬鈴薯能切成三十多片 油炸: 切好的馬鈴薯片需要再清洗一次 烘乾 送入油鍋炸 撤調味料: 炸好的薯片會先在傳送帶上瀝油,然後撒上調味料 攪拌,使調味更均勻 裝袋: 稱重 入袋,袋內充入氮氣,封口 完成,可以裝箱出貨了 由於薯片含大量澱粉,特別容易氧化變質,所以為了延長保質期,包裝袋內充滿了惰性氣體:氮氣。氮氣無毒無害,不僅能延緩氧化反應,還能防止細菌滋生,充氣鼓起的袋子更能在運輸過程中防止薯片破碎。同樣,筒裝薯片的包裝筒內也充滿了氮氣。 那麼,袋裝薯片和罐裝薯片,你們更喜歡哪種呢? 參考資料:Discovery《How It’s Made》S02E01Potatoes process.com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大家有沒有發現,超市裡的薯片大致分為兩種包裝,一種為筒裝,另一種為袋裝,口感各不相同。筒裝薯片無論是形狀、大小還是厚度都出奇的一致,甚至彎曲的角度也一樣;而袋裝薯片則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筒裝薯片是由馬鈴薯泥壓製而成的,又叫複合型薯片;而袋裝薯片則是由原個馬鈴薯切片而成的,稱為切片型薯片。 那麼,這兩種薯片是怎樣製作的呢?今天先帶大家看看筒裝薯片的製作方法,下篇再跟大家分享袋裝薯片的製作方法。 製作包裝筒: 機器將厚牛皮紙捲成筒狀,內層附上錫紙,錫紙有助於保持存放在內的薯片新鮮和防止受潮。 外層貼上包裝紙 切割(包裝上有標識記號,便於機器識別並切割) 安裝封邊 貼封口。接下來再蓋上蓋子,包裝筒就製作完成了,然後機器將紙筒翻轉,尾部朝上,薯片將會從尾部裝入 混合馬鈴薯泥: 馬鈴薯泥、玉米澱粉、水、調味料等按照特定比例混合,攪拌均勻 把馬鈴薯泥壓製成一張又寬又薄的薄片形狀 切割、定型: 裝有橢圓形摸具的滾輪在薄片上切壓出一個個形狀相同的馬鈴薯片,這就是為何罐裝薯片形狀都一樣的原因(都是相同摸具切割出來的) 剩餘的邊角部分會回收繼續壓製成薄片 用凸起的滾輪碾壓薯片定型,形成彎曲的形狀 油炸: 運輸帶將薯片送入油鍋中油炸,由於薯片很薄,所以只需要炸11秒就熟了 瀝油、降溫、撒調味料,然後整整齊齊的擺放好準備裝罐 工人會將不合格的薯片剔除 稱重、裝罐: 按照設定好的重量,將薯片稱重、裝罐 封罐,製作完成 薯片的魅力相信沒有多少人可以抵擋,不過薯片含油量通常在30%左右,屬於高脂肪高鹽食物,長期和大量食用都會對健康不利。所以薯片雖然好吃,可不要吃過量哦。 食物百科下一篇將分享袋裝薯片的製作方法,請繼續多多支持哦。 參考資料:Discovery《How It’s Made》S09E03Potatoes process.com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咖啡,已經漸漸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有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十億人,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杯咖啡,以此開始他們新的一天。不知道你又是不是這其中的一分子呢? 作為一名咖啡愛好者,就算沒有喝過也一定有聽聞過來自意大利的咖啡品牌,illy(意利)。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個意大利的國寶級品牌,也是享譽世界的illy(意利)。 意大利傳奇 在意大利,你會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咖啡店都選用illy品牌的咖啡豆,illy的紅色標誌招牌總可以在各式各樣的咖啡店門口看見。在這些咖啡店裡,人們都拿着綴上紅色「illy」字樣的小巧圓耳杯飲用咖啡。這是一個沉澱了近一個世紀的品牌,一個幾乎近一個世紀都只生產一種配方風味的咖啡品牌 ─ illy(意利)。 故事的最初發生在意大利東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 ─ 里雅斯特(Trieste),這裡曾經是奧匈帝國與世界連接的港口,幾千年來的文化、歷史、藝術以及多種族都匯集於此。然而,一顆咖啡種子的到來,將這座城市推向頂峰。 1933年,一個來自意大利的工程師 ─ 弗朗西斯科・意利(Francesco llly)在里雅斯特成立了售賣咖啡和可可的公司,illy。他把許多革命性的新方法引進咖啡世界裡,比如加壓封存技術,並於1935年發明了第一台自動意式濃縮咖啡機,「illetta」。illy同時也逐漸走出了意大利,傳播到西歐、北歐乃至全世界。 直到現在,通過意利家族三代人的努力,illy 這個品牌每年生產15000噸以上的優質咖啡豆,居於咖啡界高品質的領航者地位。 有人這樣形容illy 的咖啡:「入口的一剎那,我嘗到了它的濃郁和香醇,細細感受它深沉以及平穩的後味,享受它所賦予的特有樂趣。」 百年如一日,口味始終如一 「為什麼illy 的味道會那麼棒,而且一個世紀都沒有改變呢?」 嚴謹而挑剔的選豆 illy的每一罐咖啡豆都選用百分之一百(100%)上等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卻並不只是單一成分,而是來自四大洲的九種阿拉比卡咖啡豆,按精確比例拼配而成。同時,illy在南美和非洲設有多個產業園區。 1988年,illy 採用了一個先進的檢測掃描系統,將不符合品牌標準的生咖啡豆檢測並淘汰出來,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 只生產一種配方口味的產品 illy 公司有一句標語:「One Blend, One Brand.」(同一個品牌,同一種配方。) 相信除了illy咖啡以外,全世界再也找不到另外一家咖啡公司只生產單一配方口味的產品。從七十多年前開始直至今天都沒有改變,而且還會一直堅持下去。 適當的咖啡因 所有illy 的咖啡產品,咖啡因含量均低於1.5%,其低咖啡因咖啡產品,咖啡因含量低於0.05%。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意大利人一天喝那麼多杯咖啡,卻不會「醉」。 發明與創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弗朗西斯科・意利的兒子埃內斯托・意利(Ernesto Illy)加入了illy 公司,他是著名的化學博士,因此建立了四個咖啡科學實驗室,分別是:香味實驗室、感官實驗室、技術實驗室和生物實驗室。「發明與創新」也開始在illy 的血液裡萌芽。 包裝的革命 illy除了在採購、調配和烘焙咖啡等方面處處花盡心思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使咖啡的香味更濃,口味更醇厚,而且風味始終如一,這就是illy專利的惰性氣體加壓包裝法。以這種技術生產的包裝咖啡,咖啡風味和新鮮度可以完整保存長達三年之久。 現代咖啡機 1935年,illy公司研發的「illetta」第一次實現了咖啡機系統的獨立加壓和加熱,並且能保證每一杯意式濃縮咖啡的品質如一。 illetta咖啡機的出現,對後來咖啡機的發展趨勢可謂影響深遠,可以說是現代咖啡機的鼻祖。後來,illy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咖啡機,當然還包括現在深受歡迎的膠囊咖啡機。 濃縮咖啡易理包 – E.S.E. POD (Easy Serving Espresso) 1974年,illy推出了濃縮咖啡易理包,E.S.E.(Easy Serving Espresso) ,一種專門為製作意式濃縮咖啡而設計的咖啡粉包,開創了預包裝單份咖啡的先河,該發明是今天已被業界廣泛採用的單杯咖啡解決方案的前身,並且在今天仍然是家庭咖啡愛好者的最愛之一。 E.S.E. POD 對後來東南亞速溶咖啡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今,咖啡不單單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被賦予品味及情懷的文化現象,而 illy,不僅是一杯咖啡,更多的是一種品味。 ...

年輪蛋糕起源於1807年德國,德文為「Baumkuchen」,這是德文的複合字,其中「Baum」是指木頭,而「Kuchen」則是糕點,層層的紋理和樹椿般的外型,享有「蛋糕之王」的美譽。 誕生於德國的年輪蛋糕,德國人其實並不常吃,但卻在遙遠的日本最有人氣,而這背後的故事並不是那麼輕鬆。 很多人都嚐過日本的特色手信─年輪蛋糕,一看見它的外形就知道它的名字從何而來,但知道箇中故事的人大概很少。 在日本,年輪蛋糕有象徵繁榮、長壽和圓滿的意思,因此成為日本人在喜慶節日的送禮首選之一。如今大家所熟知的年輪蛋糕,是由一位名為卡爾・尤海姆的德國糕點師傅帶進日本的。尤海姆株式會社的年輪蛋糕可說是代表了年輪蛋糕在日本的歷史,其蛋糕上美麗勻稱的年輪圗案與醇正的美味,最適合在喜慶時作為禮品增添喜氣。 高雅脫俗的美麗與醇正的美味 打開高雅的包裝盒蓋,年輪蛋糕的美麗年輪映入眼簾,彷彿在向人們證明它的長久歷史。細緻緊密、層層堆疊的輪廓充滿了藝術感,側面以薄薄一層白巧克力覆蓋,顯得優雅而美麗。 一口咬下去,濕潤柔滑的海綿蛋糕體在口中蓬鬆回彈,與其相應的自然甘甜慢慢散開。海綿蛋糕體完全沒有添加乳化劑和膨脹劑,但吃起來卻鬆軟有彈性,讓人格外滿足。外層的白巧克力只有淡淡甜味,口感清爽,即使不愛吃甜食的人也會愛上,適合所有送禮對象。沒有使用非必要的添加劑,天然甘甜的滋味讓這款年輪蛋糕受到日本民眾喜愛長達百年。 為什麼一種德國傳統甜點會在日本如此廣受歡迎呢? 最早將年輪蛋糕介紹到日本的,是一位德國糕點師,卡爾・尤海姆。1908年,尤海姆才二十二歲的時候,這個滿懷希望的年輕人帶著一腔熱血來到了中國,決心作為一位甜點師闖出一番事業,給剛剛與世界正式接觸的中國介紹他所熟知和熱愛的西式甜點。 在當時的德國租借地─膠州灣租借地的青島市內,尤海姆和他的妻子開始共同經營一間嶄新的、屬於二人的甜品店。 然而好景不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英日兩國聯手進逼膠州灣,一場血戰過後,日英聯軍勝利,日本人接管了青島。儘管尤海姆不是參戰人員,可他還是在第二年9月作為日軍戰俘被押解至大阪府附近的戰俘收容所。在1917年,大阪戰俘收容所裡所收容的全體戰俘被移送至廣島。而在1919年廣島舉辦的德國戰俘作品展銷會中,尤海姆把握機會,製作了他最引以為傲的年輪蛋糕參展。 年輪蛋糕鬆軟柔嫩、甜而不膩的口味震撼了來到展銷會現場的日本人,在頃刻之間銷售一空。 在1919年,隨著戰爭的結束,在日本的德國戰俘也開始陸續被釋放。尤海姆卻選擇留在日本,繼續從事烘焙事業。尤海姆脫離俘虜生活後,在橫濱開店營業,但1923年遭逢關東大地震,後來便到神戶開了尤海姆總店。 尤海姆的烘焙技巧也愈發精進,他做出來的甜品堪稱完美,就連切蛋糕的時候,他甚至不用量尺就能精確地分割一整條年輪蛋糕。尤海姆對原材料的要求也近乎苛刻,所有甜點都必須採用一流的食材,就算日本買不到,也要專門從澳大利亞進貨的程度。 店裡的規章制度也十分嚴格,從「賣剩下的甜點不能第二天再出售,必須當場焚毀」,到「店員應該每日洗一次澡,每3日修剪一次指甲,絕不能穿著弄髒的工作服進行作業」都有詳細規定。 尤海姆在神戶堆疊百年的年輪 當時的海港城鎮神戶有許多外國人居住,尤海姆作為販售正統德國糕點的店家,備受矚目而急速成長。但是,命運彷彿偏愛與卡爾一家作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了。尤海姆晚年因精神失常而需入住精神病院,於1945年辭世,而他的兒子也在同年於戰場上陣亡。 雖然尤海姆一家最終沒有將年輪蛋糕延續經營下去,但是這種年輪蛋糕的精神經由其學徒們的雙手一直傳承發展至今。年輪蛋糕能夠成為日本送禮的首選之一而聞名,正是尤海姆的糕點師繼承了尤海姆的遺志,一百年來努力不懈的成果。 那些聽起來變態式的追求原材料和苛刻的管理制度,至今還在年輪世紀延續著: 所有烤製工作均由一人完成。 一條年輪蛋糕使用90個雞蛋,雞蛋均為不添加抗生素飼養的母雞所產。 烤製年輪蛋糕所用的木軸,德國用的是橡木,日本採用的是櫻花木。木軸長75厘米。 要做出正宗的年輪蛋糕,其實是一場體力競賽。在烤製的過程中,室溫逐漸升到50℃,但一刻也不能離開。 烤製一條年輪蛋糕需要兩個多小時。 吃過年輪蛋糕,但你也一定想不到日本正宗的年輪蛋糕有如此復雜的製作過程,不得不佩服工匠們的精神。 講究的原料和尤海姆獨特的手工作業 尤海姆的年輪蛋糕,名號早已廣為人知,整齊均勻的年輪之美,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使用機器自動化大量生產,但實際上卻是靠著旗下糕點大師的經驗和感覺所判斷製作而成的。雖然這種方式不太有效率,但尤海姆不會只依賴機器生產,一定會有職人在場製作年輪蛋糕。 尤海姆的講究從製作麵糊開始,遵循創始人尤海姆夫妻「為健康著想的美味」的理念,自創業以來,絕不使用非必要的添加物製作麵糊。 首先,為了使年輪蛋糕柔滑鬆軟,雞蛋的蛋黃和蛋白會分開打發。雖然要花上兩倍的時間,卻是不使用添加物而達到鬆軟口感的必要程序。蛋黃的乳化性和蛋白的起泡性,能在不使用乳化劑和膨脹劑的情況下,使麵糊蓬鬆軟綿。 砂糖選用製作高級日式點心會用到的上白糖。比起晶粒砂糖,上白糖含水量稍多,能使烘烤易於上色,甘甜味增加,造就濕潤柔滑的質地。 而奶油則是選用不以乳酸菌發酵的特製奶油,比一般奶油少約2%的含水量,所以不易融化。黏稠的伸縮性使奶油易於拌進麵糊而不易溶出,能夠維持良好的麵糊狀態。雖然只有2%的差別,卻是很大的差異。正因為年輪蛋糕是由單純的材料所構成,對細節的講究才會顯現如此大的差異。 麵糊完成後便進入烘烤程序。烤爐點火後,就要一直不停地進行烤製。先在骨碌碌轉著的櫻花木上塗滿一層蛋糕糊,烤好一層後再塗一層,然後再次送入火中烘烤。由於棒軸旋轉所造成的離心力,很容易破壞麵糊形狀,而且也很難塗抹均勻,所以烘烤時要不斷用人手撫平。過程中要仔細觀察狀況,待烤到恰到好處時,再覆蓋下一層上去。 手動式烤爐沒有定時裝置,也沒有溫度調節功能,因此烘烤情況只能根據蛋糕糊的狀態進行判斷。好壞往往只差幾秒,因此眼睛一刻都不能離開。烤好一條年輪蛋糕,要花兩個小時。 利刀切開厚重的年輪蛋糕後,呈現在眼前的宛然是樹木的年輪,一圈一圈,勻稱整齊彷如工藝品。蛋糕口感濕潤而鬆軟,後味卻很清淡。食材交織在一起的純粹味道,讓人的心都能變得柔軟。 傾注了這般時間、功夫和體力完成的年輪蛋糕。這種蛋糕注定不能大規模量產。但仔細想想,樹木的年輪也是經年累月而生的。年輪蛋糕,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糕點吧。 從甄選材料、製作麵糊到烘烤程序,尤海姆的糕點師都一絲不苟,讓人不得不被他們的真誠態度所感動。雖然那絕對稱不上是重視生產效率的做法,但一層一層仔細烘烤才能達成的美麗與美味,造就了尤海姆的魅力,也是他們長年以來受到喜愛的原因。 以細心作業和講究精神所打造的尤海姆年輪蛋糕,在刻畫百年時光年輪的過程中,進化為日本獨特的年輪蛋糕。軟軟綿綿,但又毫不乾燥,濕潤甜美的質感不會像其他糕點那樣一下吸乾你嘴裡的水分,咬下一口的瞬間就像要融化在嘴裡一樣。溫柔和緩的香甜味道、蓬鬆的口感、悠長的餘味,在午後配上一杯紅茶,細細品味年輪蛋糕的醇正美味之餘,也不妨遙想年輪蛋糕的長久歷史。 圖片來源自網絡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及維基百科 ...

對於許多亞洲人來說,豆腐是最熟悉的大豆製品。豆腐最初起源於中國,隨後傳入日本和亞洲其他地區。 近年來隨著歐美地區植物性蛋白概念的流行,富含豐富蛋白質的豆腐也逐漸在西方國家流行起來,成為公認的全球美食。 豆腐種類豐富,不同的製作方式可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和味道。除了普通的白豆腐外,還有豆皮、豆乾、豆腐乳、臭豆腐等。根據各國飲食文化的不同,豆腐的做法也有很大區別。 中國以用辣椒、花椒和豆瓣醬調味的麻婆豆腐為代表,日本有口味清淡的湯豆腐料理,西方國家則主要使用豆腐製作沙拉。 豆腐的發明 關於豆腐的起源,流傳最廣的說法認為豆腐是2000 年前由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公元前164 年,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偶然間在用石膏點豆漿時發明了豆腐。 這種說法在宋朝以後的部分文獻中得到佐證,五代謝綽在《宋拾遺錄》中寫道:「豆腐之術,三代前後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亦始傳其術於世。 」宋朝朱熹則作詩云:「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他還特意註明「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但奇怪的是,在漢朝的書籍中卻並未發現任何與豆腐相關的記載,因此這個說法的可靠性仍有待考證。 「豆腐」一詞,從字面上看,有「腐敗的大豆」之意,但這與豆腐的外形和實際做法並無聯繫。因此學術界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豆腐的製作工藝是從南北朝時期到唐朝,由北方游牧民族傳入中原的技術中衍生出來的。 在當時,游牧民族擅長製作一種使用牛奶和山羊奶發酵而成,類似於芝士,名為「乳腐」的食物,具體制法是將牛奶、羊奶等與乳酸發酵物混合,經反應後形成固體物質。 「乳腐」傳入中原後,漢人將奶替換成大豆,製成瞭如今的豆腐。 大唐盛世的空前繁榮使中國與外國的交流日益密切。豆腐在唐朝(日本當時為奈良時代)由遣唐使帶入日本,並流傳開來。1183 年,奈良春日若宮神社的神主中臣佑重在日記中提到一種名為「唐府」的食物,這便是日本關於豆腐最早的文獻記載。 豆腐傳入日本後,最初只是寺廟僧侶的食物,後來進入貴族和武士家族的餐桌。從鎌倉時代末期起,豆腐逐漸流入民間。雖然在德川家康和二代將軍秀忠時代,豆腐一度成為禁止百姓食用的奢侈品,但從江戶時代中期開始,在各種節日和婚喪嫁娶時吃豆腐的習俗又重新盛行起來。 如今,日本人對豆腐的喜愛和吃豆腐的頻率,與中國人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豆腐從中國傳入日本後,逐漸發展出具有日式特色的豆腐料理,如塗抹味噌烤製的田樂豆腐和京都湯豆腐料理等。 天明二年(1782),日本篆刻家曾谷學川所著的料理書《豆腐百珍》,詳細記述了100 種豆腐料理的製作方法,在當時出版後極受歡迎。《豆腐百珍》分為前後兩篇,前篇主要介紹豆腐的日常做法,後篇則以使用豆腐仿製肉類的做法為主。 進入明清時期後,豆腐在中國民間已是尋常之物。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中,詳細記錄了豆腐的類型和製法:「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碎,濾去滓,煎成,以鹽滷汁或山礬葉或酸漿、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 豆腐類菜餚的烹飪方法也在不斷豐富,清朝同治年間的學者周詢在其著作《芙蓉話舊錄》中,介紹了麻婆豆腐的由來:「北門外,有陳麻婆者(因陳氏之妻臉上有麻點,故有此稱),善治豆腐,連調和物料及烹飪工資一併加入豆腐價內,每碗售錢八文。」如今,這道菜已成為中國豆腐的代表菜式。 豆腐被傳到歐美國家已經是17世紀的事。1665年,西班牙多道明會 (Dominican Order) 傳教士閔明我 (Domingo Fernández Navarrete) 到中國傳教,並在其書中第一次提到了一種在中國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多食用的食物:豆腐「teu fu」,還介紹豆腐製法。 18 世紀,美國政治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在閔明我的書中讀到了這段介紹後,對豆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專門寫信給東印度公司職員詹姆斯・弗林特,請教豆腐的製法。弗林特在1770 年往來的書信中介紹了豆腐的具體製作方法,這也是後來公認的首部提到豆腐的英文文獻。 但由於當時的歐美國家吃慣了奶類製品,對使用大豆製作的豆腐接受程度普遍不高,豆腐並未像在亞洲國家那樣普及開來。直到20 世紀初,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含大量植物蛋白的豆腐才重新引起西方國家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愛上吃豆腐。 明朝皇帝朱元璋與「珍珠翡翠白玉湯」 明清時期,除了老百姓愛吃豆腐,相傳豆腐一度成為皇家餐桌上的重要菜餚。明朝皇帝朱元璋早年經歷坎坷,在外乞討時曾吃到一種青菜餡的豆腐,覺得異常美味。成為皇帝后,為勸誡子孫憶苦思甜,他立下規定,要求宮中大小宴會中都必須有這種豆腐,並美其名曰 :「珍珠翡翠白玉湯」。 這個規定在流傳的過程中漸漸變味,清朝吳騫在《拜經樓詩話》中曾提到關於明朝皇家豆腐的故事。當時的翰林院是京城官署中的清水衙門,平時吃飯油水少,經常去討皇帝吃剩的御膳改善伙食。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翰林去晚了,只剩下一盤豆腐,正當他懊惱不已時,卻意外發現這根本不是真的豆腐,而是用幾百隻鳥的腦髓做成的豆腐狀山珍。連區區一盤豆腐都被替換成瞭如此奢侈的菜式,當時明朝皇族驕奢淫逸風氣之盛可想而知,難怪有人專門在詩中寫道:「來其舊品何時換,鳥腦新蒸玉一盤。」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一講起麥芽糖,腦海中就會自然浮現「叮叮」的敲糖聲,小時候常常會有這麼一個疑問:這麼硬的糖真的可以吃嗎?麥芽糖對現在的00後,10後而言或許有些陌生,但它卻是80後、90後這一代人最甜蜜的童年回憶。 人們生產及食用麥芽糖的歷史悠久,蜂蜜、蔗糖和麥芽糖是中國古代三大主要甜味原料。 麥芽糖也叫飴糖,又稱膠糖、餳糖,《詩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周原膴膴,堇荼如飴。這裡的「飴」指的就是如麥芽糖一樣甜。常見的麥芽糖有固體和液態兩種形式,固態的呈白色大糖塊,用錘子一下一下敲下來吃,也就是小時候常食的叮叮糖。液態的麥芽糖則可用兩枝小棍絞出來食用,黏黏糯糯,彷彿牙齒都會被黏掉。 此外,麥芽糖相關的零食還有藝術品般的糖畫、幼如髮絲的龍鬚糖、沒有蔥只有麥芽糖的糖蔥餅等。現在麥芽糖更多的是作為原料存在於各種甜點、糕點中,或者直接泡水喝。 麥芽糖與蔗糖的分別 1、來源不同 蔗糖主要是以甘蔗、甜菜為原料製煉而來的,而麥芽糖主要是把小麥芽與糯米一起熬煮後通過澱粉水解得來的。 2、外觀不同 剛出爐的麥芽糖通常為金黃色膠體狀態,而白砂糖通常為白色的結晶體。 3、分子構成不同 麥芽糖和蔗糖都是常見的雙醣,但是卻是同分異構體。麥芽糖是由兩分子的葡萄糖所組合而成,而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構成的,因此麥芽糖是還原糖,蔗糖不是還原糖。 它們的甜味也因結構的差異而有所差異,如麥芽糖的甜味只有蔗糖的三分之一,蔗糖直接到嘴裡就可以感覺到甜味;麥芽糖的甜味更含蓄,需要唾液酶的分解後才會給人以甜的感覺。 此外麥芽糖中有一種叫低聚麥芽糖,我們平常喝的碳酸飲料、牛奶、乳酸菌裡都含有這種物質。低聚麥芽糖可以維持腸道內有益菌群平衡,對人體內有益的雙歧桿菌有強大的增殖作用,抑制病原菌和腐敗菌生長,淨化腸道,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傳統製作麥芽糖工藝 傳統的麥芽糖的製作其實只需要小麥和糯米,如果你能了解其中的製作原理,也就能在家裡無壓力複製一份。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了解傳統麥芽糖的製作工藝。 1、培育麥芽 將小麥(或大麥)用水浸泡24小時,泡好後放進育苗籃,出芽後攤盤,每天按時噴灑清水,保持水分和溫度,5-7天后,取出麥芽搗碎加入糯米中。 這一步是為了得到新鮮的麥芽,麥芽糖的原始製作離不開麥芽,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麥芽是植物種子,為了使其生長,就必須消耗自身的儲備的能量,而麥子中主要為澱粉,所以在麥種生長時,它自身產生了能降解澱粉的澱粉酶。麥芽中的主要是β-澱粉酶,它的作用就是將大分子的澱粉「剪切」成小分子糖,即麥芽糖。 2、浸泡糯米 取優質糯米浸泡4至6小時,洗淨後蒸約2小時,待蒸熟後冷卻,加入已搗碎的麥芽充分拌勻,通常糯米和麥芽比是40:1。然後放入缸內,將口密封嚴實,讓其升溫發酵。 這一步就是讓麥芽中的β-澱粉酶與糯米中的澱粉充分接觸,因為涉及酶反應,那麼就要考慮酶活的最適溫度及最適合的酸鹼度,對於β-澱粉酶,溫度不宜高過65 ℃,溫度過高會導致酶失活。 3、發酵 待糯米在麥芽的作用下發酵8小時左右,第二天從缸裡取出。 4、過濾取汁 將發酵後的糯米裝入紗布袋中,手工壓榨,將汁充分榨出。 5、加熱製糖 先以大火煮沸過濾好的麥芽汁水,然後轉中火慢慢熬4-5小時。待汁中的水分蒸發後,轉小火並開始不斷攪拌,鍋裡粘稠的部分即為麥芽糖。 6、拉扯成成品 將深褐色的麥芽糖冷卻到一定程度後,用手工反複拉扯,使麥芽糖慢慢變白變泡後,即為人們食用的麥芽糖。 為什麼麥芽糖會變白? 原理很簡單,在拉扯麥芽糖的過程中,麥芽糖的溫度不斷下降伴隨著硬度不斷提高,反複拉扯使麥芽糖包裹了大量的空氣,使原來密度變小了,麥芽糖變為微小的結晶狀態,由於晶體的折射作用,光線不能透過,故其變白。 麥芽糖更容易升高血糖! 麥芽糖(飴糖)是醣類中的雙醣,它們被攝取後,會通過胃腸道中酶的消化分解作用產生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一個麥芽糖會產生兩個葡萄糖,更容易使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日常飲食中嚴格限制麥芽糖飴糖的攝入哦。 原文作者:劉少偉教授圖片來源於網絡 ...

巧克力,這種甜蜜又略帶苦澀、細膩柔滑的口感裡透出一絲禁忌氣息的誘人甜點,總是讓人難以抗拒。 巧克力誕生時就是一種僅供上層階級消費的貴重食物,如今雖已走入了尋常家庭,但仍保持著高貴的姿態。 為了降低它的價格,人們以植物油為主要原料發明了代可可脂巧克力,但這遠遠算不上真正的巧克力。 巧克力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從南美洲走向全世界,又乘著工業革命的快車迅速發展。它編織出一個個甜蜜而溫柔的陷阱,讓人們深陷其中。但在這份甜蜜背後,也有一段滿是血淚的歷史。 誕生於南美洲的神奇藥物 據2018 年11 月最新考古證據表明,可可樹最早應該是於5300 多年前在南美洲被馴化。大約在1500 年後,開始在中美洲被馴化。 中美洲連接著南北美洲,包含墨西哥、巴拿馬和哥斯達黎加等8 個國家,孕育出了以瑪雅文明為代表的伊薩帕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等燦爛的古代文明,而可可樹則根植於其中。 在瑪雅文明中,可可豆(theobroma)被稱為「神的食物」,在當時非常貴重,除了在祭禮中用於向神靈進獻外,還充當了類似貨幣的角色,作為以物易物的媒介。在瑪雅文明遺址中出土的公元前500年的陶壺中,已經發現可可豆的殘渣。 其實當人們最初食用可可這種植物的時候,只是將覆蓋著可可豆的果肉部分吃掉。 而開始食用內部的種子──可可豆,則完全始於一次偶然的火山爆發。高溫下可可豆散發出的誘人香味,啟發人們開始嘗試對其進行烘烤。 後來,人們將烘烤過的可可豆磨碎、加水、混合玉米粉以及生薑、紅辣椒等香料飲用,這就是巧克力飲品「cacahuatl 」(古阿茲特克語,後被西班牙征服者翻譯為「 cacao 」,即可可)的由來。 當時的這種可可飲料,還只有上流階級能夠享用。據傳,阿茲特克國王蒙特祖瑪曾將它視為長生不老藥,每日飲用50 金杯。而可可的人工栽培,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到了16 世紀,歐洲迎來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埃爾南・科爾特斯在征服墨西哥之際,在阿茲特克發現了這種可可飲料,並在得知了它的藥用價值之後,將其帶回國進獻給卡洛斯一世,從此開始了可可向歐洲各地的傳播。 最開始,歐洲人依然採用與阿茲特克人同樣的飲用方式,後來開始嘗試往裡面加糖和香草。當然,它在當時的歐洲也同樣是一種高級飲品,僅在貴族之間流行,並作為藥物在藥店出售。 巧克力的發展之路 19 世紀,工業革命為歐洲帶來技術與經濟上的進步,巧克力也隨之迅速發展起來。 1828年,荷蘭人范・霍騰發明了從可可豆中分離油分的方法,可可粉由此誕生。這種方法解決了飲用巧克力苦、澀的缺點,也為固態巧克力的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直到現在,荷蘭的巧克力工業也主要致力於可可粉而不是巧克力。 1847 年, 英國的約瑟夫・弗萊家族在碾碎的可可豆中加入砂糖和可可粉,發明了一種可直接食用的固態巧克力,成為現代巧克力的原型。不過當時的這種巧克力苦味很重,並沒有得到普及。 1876 年,瑞士人丹尼爾・彼得對固態巧克力的製作方法加以改良,在配方中加入了奶粉,製成的牛奶巧克力味道甜且口感柔和,受到了更多人的歡迎。 但即便如此,當時的巧克力在加工技術上依然不夠成熟,吃起來也還是有些粗糙、發硬,與美味之間還有一定差距。 到了1879年,瑞士人羅德爾夫・林特發現,在碾碎的可可豆中加入砂糖及奶粉等配料之後,再通過長時間的攪拌將內部的空氣排出,巧克力液會變得柔滑而細膩。 這個叫作「精煉」的過程成為現代巧克力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序。至此,巧克力已基本成形,由苦澀而昂貴的藥物變身成為甜蜜而誘人的甜點,並因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風靡歐洲乃至世界。 甜蜜風暴背後的血淚史 可可僅生長於赤道南北緯20°之間的區域,自16 世紀起,西班牙人就在其美洲殖民地開闢了大量的可可莊園,強迫當地的奴隸從事繁重的勞動以滿足日漸增大的需求量。 後來隨著天花、麻疹等疾病的流行,當地人口大量減少,殖民者們又從非洲輸送奴隸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角貿易:歐洲人將他們生產的工業製品運往非洲,又從非洲將奴隸運往美洲,再從美洲運回砂糖、棉花、可可豆等農產品,背後維持這種貿易格局的則是大量奴隸的鮮血和汗水。 在19 世紀中葉,管理不當以及對高產量的過分追求等問題導致了可可病害暴發。美洲大陸上可可豆產量的迅速減少,迫使歐洲人將可可的種植轉移到非洲,直到今天,科特迪瓦以及加納等非洲國家依然是可可豆的重要生產地。 就這樣,從貴族走向民間,從苦澀的藥物到誘人的甜點,從南美洲到歐洲再到世界,很難說是人馴服了巧克力,還是巧克力馴服了人,畢竟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它的誘惑。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藜麥,英語是「quinoa」,源自克丘亞語「kinwa」,與馬鈴薯同為印加人的主食,並被稱作「chisaya mama」,意為「糧食之母」。 大約5000 年前,安第斯山脈的艾瑪拉人開始種植和食用藜麥,他們烘焙收割後的種子並用在多種菜式中。 到了 10-16 世紀時,整個安第斯山脈,從哥倫比亞到智利南部都種植著藜麥。它對於維持整個印加文明如此重要,所以每逢播種季節,印加的君主都會用金鋤頭鏟開土壤,播下當年的第一顆藜麥種子。 根據考古學證據顯示,藜科植物確實在歐洲和南亞曾被作為穀物種植,至今仍有許多變種在印度西北部的丘陵地區生長,但是只有在安第斯山脈附近地區,藜麥成為當地居民重要的食物來源。 2011年底,為了表彰藜麥在消除飢餓、營養不良和貧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 2013年設立為「國際藜麥年」。這是聯合國的「國際年」在歷史上第三次以一種作物命名,此前兩次分別是2004年「國際稻米年」和2008年「國際馬鈴薯年」。 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即可滿足人體基礎營養需求的食物,因此推薦藜麥為適宜人類的全營養食品。然而藜麥的價值被認知卻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此前的歲月中它一度消失。 最近幾十年藜麥在國際市場上得到開發和擴張,出口量最多的兩個國家分別是玻利維亞和秘魯。 玻利維亞的藜麥生長在海拔3600米之上,被稱作「皇家藜麥」。這並非單一的品種,而是一組包含200~300種生態型的未經雜交和基因改造的藜麥品種,其中部分抗霜凍、抗蟲害,當地農民會混合播種來確保豐收。 另一品級的藜麥被稱為「甜藜麥」,廣泛種植在秘魯。它的種子更小,更適合大範圍播種,但是容易受到害蟲和雜草的侵害,所以在種植過程中需使用農藥和化肥。 由於國際市場對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藜麥之間的差異知之甚少,玻利維亞人很難將自己用更加傳統、無污染的種植方式收穫的皇家藜麥賣到更好的價格。 為了維護傳統,少部分玻利維亞農民在 2014 年發起運動,呼籲標明藜麥的原產地,以幫助皇家藜麥在國際市場中得到區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這一運動並未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的國民美食,但是能風靡全球的並不多,鷹嘴豆就是這少數中的一種。它不僅在發源地中東地區被當作大眾食物,美國和歐洲人民也都愛它,印度更是有數百萬人要靠它來滿足營養需求。 鷹嘴豆因其表面凸起、形似鷹嘴而得名,又叫雞心豆、馬豆、桃爾豆、雞豆、桃爾豆等。 它不僅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植物激素「異黃酮」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結構相似,有預防部分女性疾病的功效,因此被稱為「豆中之王」。 鷹嘴豆的味道與板栗相似,香糯甘甜,最常見的吃法是做成鷹嘴豆泥(hummus)和油炸豆丸(falafel),也正是這兩種經典做法使鷹嘴豆成為世界性的美食。 近幾年來,鷹嘴豆憑藉其高蛋白、低脂肪、含複合碳水化合物的特點,常被用來製作各種健康美味的輕食健身餐。 中世紀早期,埃及人嘗試將鷹嘴豆磨成粉,與水和香料等混合後製成豆丸油炸食用。這種炸豆丸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炸鷹嘴豆餅」(Falafel)。 同時期的歐洲地區則將鷹嘴豆作為藥物使用,德國醫師聖希爾德加德曾將鷹嘴豆用於治療發熱。直到 16 世紀新航路開闢,鷹嘴豆才隨著西班牙探險者的腳步到達世界其他地方。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人將烤鷹嘴豆作為咖啡豆的替代品煮食,至今仍有很多人只喝鷹嘴豆煮製的咖啡。 鷹嘴豆是印度皇帝牢中的御食? 沙・賈汗是莫臥兒帝國第五任皇帝,舉世聞名的泰姬陵就是他為妻子修建的。在他晚年重病時,幾個兒子為了爭奪權力開始自相殘殺。在這場爭鬥中,他支持的長子達拉・什克被三子奧朗則布打敗。奧朗則布獲得權力後,將沙・賈汗軟禁在阿格拉堡一間能夠看到泰姬陵的房間內長達 8 年,直到沙・賈汗逝世。 傳說殘酷的奧朗則布規定沙・賈汗在軟禁期間只能選擇一種食物,沙・賈汗選擇了鷹嘴豆。忠心的廚師為了讓他每天吃到不同花樣的鷹嘴豆料理,製作出了豐富的菜譜。 如今,印度的鷹嘴豆做法如此多樣,可以說沙・賈汗功不可沒。印度招牌美食「Shahjahani Daal」就是以沙・賈汗命名的,是一道用豐富的奶油和椰奶烹製而成的鷹嘴豆料理。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