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的餐廳榜上,有一種名叫Asian Fusion的分類。
翻譯過來,就是亞洲融合菜。在同一家餐廳裡,可以吃到中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各種菜系的混合菜式。例如麻婆豆腐壽司、冬蔭功配石鍋飯等等。東方人眼中魔幻的菜品組合,在西方人觀念裡卻是自成一體的遙遠風情。
同樣,「西餐」兩字,也是地道的中國概念。它囊括了東方視角下的歐美飲食,也反映了中國人對外來文化的改良和融合。
如果說原生菜系:川、魯、粵、淮、揚,濃縮了中國飲食的光榮歷史;那麼中國的西餐,則彰顯了文化融合、世界大同背景之下的和而不同氣度。
這些食物曾經都是「西餐」
中國人並不是排外的民族。早在史前時代,來自兩河流域新月沃土的小麥,就已由河西走廊進入中原腹地。
先民們並沒有歧視外來者,而是大方地將它與本土的黃米、稻米並列,位列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五穀」之一。
小麥磨成粉後,中國人的做法層出不窮,除了學習西方的烘培,創制出了深植於本土的燒餅之外,中國人還以自己擅長的蒸、煮來處理小麥麵粉,發明了饅頭和麵條。由此開啟的麵食紀元,佔據了中國飲食的半壁江山。
公元前126年,張騫又從西域帶回了葡萄、核桃、芝麻、蠶豆、黃瓜、大蒜、西瓜。漢帝國的赫赫武功,除了開拓空前廣闊的疆域外,還為中餐裡的發酵醬料、植物油脂、香辛料、新鮮瓜果等要素,奠定了食材基礎。
這些曾經的「西餐」,如今都已成為中國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西傳播而來的食俗和食材,在我們這個歐亞大陸最東端的國家,迎頭撞上海洋。航海技術尚未成熟的時代,飲食習慣和豐富的食材就此沉澱下來,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這是中國能夠誕生出多元化飲食文化的深層次原因,也是「民以食為天」的地理背景。
大航海時代,帶回了另一波好吃的
1553年,掌握了航海技術的葡萄牙人,第一次從海路來到中國。在與大明政府協商之後,他們取得了廣東沿海,一個名叫「濠鏡澳」的小漁村的居住權。
也許是歷史的巧合,300年前,就在同一片海域,宋元爆發了滅國海戰。陸秀夫背著宋少帝趙昺沉入海底,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與之一同沉沒。
但300年後,不知名的小漁村「濠鏡澳」走上歷史舞台,卻隱喻了一段新的傳奇即將上演。今天,這座小漁村有一個享譽世界的名字:澳門,Macao。
通過大航海,來自新大陸的食材開始在中國登場。玉米、馬鈴薯、番薯、、番茄、南瓜、葵花籽,它們各有擅長:或是作為主食、或是作為油料、或是作為水果、或是作為菜蔬,大大豐富了中國餐桌的多樣性。
最值得一提的是辣椒,除了在它的原產地墨西哥之外,今天全球吃辣最多最廣的國家就是中國。辣椒素帶來的刺激燒灼感,不僅成為了中國人祛除食材腥羶的利器,還與中國人的發酵醬料、燉鍋結合,孕育出了中國辣醬和紅油火鍋。引領了中國菜系多元化進程的大踏步的前進。
東西方烹飪的融合,飲食觀念逐漸趨同
登陸澳門後的20多年,葡萄牙人的艦船又開到了日本長崎。經過幕府將軍的允許,葡人在這裡常駐,開始擴建長崎港。
大量葡人聚居,為本地帶來了歐洲風情的食俗。當地人在近距離觀察葡萄牙人製作風味美食「卡斯提拉麵包」後,進行了基於本土的深入改良——用植物油代替黃油、蜂蜜和味淋代替砂糖、適量增加了雞蛋的比例。後來,人們把這種小吃稱為「長崎蛋糕」。
在東西方飲食融合的歷程中,長崎蛋糕的創製,常常被看作一個標誌性事件。它不僅啟發了日本後來一系列對西點的改良,開創了「洋菓子」這一日本飲食中的門類,還標誌著大航海聯通世界後,東西方飲食觀念趨同的開始。
事實上,在同時期的中國,除了培育新來乍到的陌生食材外,也開始了對西式烹飪的吸納與學習。如今遍布廣東早茶餐廳的叉燒酥、皮蛋酥、香芋酥……正是當時形成的,外洋內中的美食典範。
被殖民的恥辱歷史,加速了飲食多元化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戰爭的結果是香港島被割讓,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開埠通商。不到二十年後,第二次鴉片戰爭硝煙再起,這次開埠的是天津、大連、煙台、南京等。再之後,青島、大連,以及長江沿岸城市九江、武漢、重慶等,都陸續成為通商口岸。
雖然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換來的是半殖民地的國家、地位低下的百姓。從民族歷史觀來看,這當然是屈辱的一頁。
但從客觀上來說,殖民加速了現代化的進程,也加快了飲食多元化的腳步。烘焙、牛排、炸魚、披薩、啤酒,在東部沿海的各地,與魯菜、淮揚菜、閩菜、粵菜等傳統菜系深度融合,創造出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菜品,並為中國飲食的創新做了極大的啟發。曾經的開埠港口,今天也都成了中國美食創新的策源之地。
再後來,十月革命發生了蘇俄內戰,大量俄國舊貴族湧入東北;二戰前夕,大量德裔猶太人湧入上海;改革開放之後,一個全新的中國,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歐美人前來創業、工作與生活。他們與華人共同書寫了這個國家海納百川的歷史,也推動了中國餐桌食材迭代、烹飪技術進步和營養理念的與時俱進。
看完這篇後,有沒有覺得今天午餐的那一份西炒飯滿滿都是「西餐」的風味呢?
留言告訴我們,你最愛吃哪些「西餐」吧!
原文作者:魏水華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