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一詞源於拉丁語中的「salata」,最早出現在14 世紀,當時的羅馬人非常喜歡一種使用鹽水或者鹽、油、食醋醃製的蔬菜。這種調味蔬菜的方式延續至今,並隨著時代的更迭不斷發生變化,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沙拉,並在追求健康飲食的潮流下風靡全球各地。 沙拉並不只是一堆冷冰冰的蔬菜,還可以包括各種高蛋白的肉類,以及麵包粒、通心粉等主食。凱撒沙拉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種,傳統風味中除了蔬菜、肉類和芝士外,還配有煎烤過的麵包粒以提供飽腹感。 它的醬汁獨具風味,在超市中常有售賣。除了這些傳統配料外,家庭製作中還會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加入各種食材,這類使用凱撒沙拉醬製作的沙拉通常被統稱為「凱撒沙拉」。 自由的沙拉 沙拉是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最喜歡的混合蔬菜,但是最初傳播的範圍並不廣泛。在文藝復興時期,古羅馬和古希臘的大量古書籍流入意大利,這些文獻對於當時歐洲人的思想、文化和行為模式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沙拉也作為拜占庭料理中的主要代表被爭相模仿,逐漸流行於整個歐洲。 在有取捨地復興傳統文化的同時,意大利的商業革命也漸漸展開,在貿易帶動下物資逐漸變得豐富,飲食習慣也隨之不斷變化創新。 人們開始在沙拉中增加高蛋白的食物,例如:去除多餘脂肪和皮的烤雞肉、煮熟並切碎的雞蛋等。這種雞肉沙拉在英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非常流行,並隨著移民潮被帶到美洲大陸,同樣受到人們的追捧。 隨著人們對肉類沙拉的熱衷,簡單的油醋汁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沙拉的調味需求。 19 世紀初,沙拉的調味汁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一種在生蛋黃中加入油並用力攪拌後製成的醬料開始流行。這種醬汁因製作簡單、質地穩定(不容易變質)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便被投入商業化生產中。 蛋黃醬的出現使得更多原本味道平淡的食物能夠融入沙拉之中,也常常作為其他醬汁的基礎。 到了20世紀,隨著進步自由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沙拉中的食材種類也不斷豐富壯大,醬汁的內容不斷被擴充,而凱撒沙拉就是在這種氛圍下由於一次即興創作而產生的。 傳統凱撒沙拉的爭執 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凱撒沙拉是在墨西哥經營餐館的意大利移民凱撒・卡迪尼(Caesar Cardini)發明的。據說,凱撒・卡迪尼於1924 年7 月4 日在墨西哥蒂華納(Tijuana)發明了它。當時餐廳的食材儲備不夠充足,於是他發揮創造力,利用廚房裡的剩餘食材製作了一款沙拉,送給來餐廳用餐的顧客。 凱撒沙拉的原始配方包括羅馬生菜、大蒜、麵包、帕瑪森芝士、雞蛋、橄欖油和伍斯特郡醬。麵包切成小塊,用蒜泥調味後煎製,與磨碎的帕瑪森芝士一起放到整片生菜上,以便直接用手取食,最後將煮製一分鐘後的雞蛋、橄欖油和伍斯特郡醬澆在上面調味。 這道創意性的沙拉料理,因為其風味獨特的油煎麵包塊和醬汁而受到客人的歡迎,逐漸成為餐廳的主打菜品。 約1926 年,凱撒的兄弟亞歷克斯・卡迪尼(Alex Cardini)從空軍基地回來休假,到凱撒的餐廳做助手,後來出現的一種含有鳳尾魚切片的凱撒沙拉就是他創作的。這種新版本隨著他返回基地而逐漸在飛行員中流行起來,並被稱為「飛行員沙拉」,也有不少人常常將此版本視為傳統的凱撒沙拉。 據凱撒的女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她的父親最初製作的沙拉原料中並沒有鳳尾魚,沙拉中類似鳳尾魚的味道是醬汁中自帶的。她的父親認為大量加入鳳尾魚會使得魚的辛辣氣味對整體沙拉的口味造成影響,因此堅決不肯加入。 因為創造出了風味獨特的沙拉,凱撒・卡迪尼在1951 年的巴黎國際美食會議中被稱為「美國美食配方的最大奉獻者」。隨後,凱撒沙拉出現在大大小小的餐廳中,被美國人所熟知。 後來,凱撒沙拉漸漸地從直接手抓變成使用刀叉切碎分食,也從粗獷的酒館食物變成了深受貴婦歡迎的精緻料理,並從美國流行到歐洲乃至全世界。凱撒的女兒在父親逝世後繼承了食譜專利和食品公司,並結合蛋黃醬的製作方法,將雞蛋、橄欖油和伍斯特郡醬等製成可穩定儲存的凱撒沙拉醬,灌裝後進行商業化生產。 現在我們已經能夠方便地在超市購買到凱撒沙拉醬,並運用自己的創意在沙拉中增添原料,製作屬於自己的凱撒沙拉。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在披薩麵皮上鋪好番茄、水牛芝士和新鮮羅勒葉,烤熟後以番茄醬汁調味食用,即是起源於18 世紀中期意大利的「瑪格麗特披薩」(Pizza Margarita),也是第一代現代披薩。 披薩(pizza)一詞最早流行於公元10 世紀末期的加塔港(Gaeta),該港口位於羅馬和那不勒斯之間。有人猜測其與希臘語「pitta」有關,意思是「有餡料的麵包」,也有人猜測與普羅旺斯的「pissaladiere」有關,是指一種以鳳尾魚、洋蔥、橄欖為餡料的烤麵餅。 起初披薩這種食物在意大利並不受重視,甚至被視為只有不講究飲食的人才會喜歡的簡單食物。不過,喜愛快餐的美國人很快改變了意大利人對披薩的態度。美式披薩一度風靡全球,躋身全球快餐美食行列。 艷羨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人也按捺不住,開始成立許多民間協會、工會,重視起這種在當地傳承了幾百年的特色美食。 究竟誰發明了披薩? 目前,關於披薩的起源,比較公認的說法是由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的街頭小吃發展而來。雖然這一說法伴隨著「那不勒斯披薩」(Pizza Napoletana)在2009 年被認定為歐盟傳統特色保護菜餚而得到普遍認同,但仍有人認為,披薩的雛形誕生於6000 年前埃及人發現酵母並用其發酵生麵團時。 在古羅馬時代,羅馬人常吃一種叫「pinsa」的橢圓形烤餅,除了形狀上的差異之外,其他部分和披薩無甚差別。在那個還沒有出現盤子的時代,餅皮又薄又脆的「pinsa」本來是被當成盤子使用的。後來人們開始在其上放不同的食材,連同餅皮一起吃。所以如今羅馬地區發展出來的不同披薩種類中,也以羅馬式披薩與「pinsa」的關聯最為密切。 古希臘也有一款圓餅麵包,希臘語的發音是「pita」(皮塔),意為「圓形」。扁而薄的皮塔餅原本也是古希臘人餐桌上的一種盤子,漸漸有人乾脆拿它來包卷食物做成捲餅食用,還有人在薄餅的肚子上開個洞做成「口袋餅」 。 由於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西西里島和中東地區都曾經淪為希臘的領地,飲食習慣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對於「pizza」這個名稱,包括權威美食百科全書《牛津食品指南》在內的著作都認為其源於古希臘單詞「πικτή」,意思是「發酵麵點」。 從街頭的窮人食物到堅守的正宗傳統 在那不勒斯, 披薩最初只是一種在街頭販賣的窮人食物, 直到1830 年第一家披薩餐廳「PizzeriaPort’Alba」在意大利開業,披薩才被從路邊攤「請」進正統的餐廳。 在1889 年之前,傳統那不勒斯披薩上並不放任何芝士,使用的材料只有番茄糊和一些便宜的蔬菜、肉類、香料等,經高溫烘烤之後就可以下肚。 1889 年6 月11 日,布蘭迪(Brandi)披薩餐廳的主廚拉費勒・埃斯波西托(Raffaele Esposito)受到意大利國旗配色「綠白紅」的啟發,為當時意大利的新王后瑪格麗特特製了一款由羅勒、馬蘇里拉(Mozzarella)芝士和番茄糊作為餡料的披薩。由於深受新皇后的喜愛,最後乾脆就以瑪格麗特王后的名字為其命名。 如今那不勒斯最有名氣的「正宗傳統那不勒斯披薩」老店當屬1870 年開業的「Da Michele」。 只要看過茱莉婭・羅伯茨主演的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的人,就一定會對這家老店印象深刻。全店目前仍堅持著只賣「瑪格麗特(Margarita)」和「瑪麗娜拉(Marinara,因名字與英文的水手『Marine』很像,故又稱為水手披薩)」兩款披薩的傳統。 這兩款披薩用料非常簡單,主要材料為番茄、大蒜、新鮮羅勒葉、橄欖油和馬蘇里拉芝士,看起來雖然很單調,但卻符合拿坡里披薩的宗旨:不用過多的餡料蓋過餅皮本身的風味。 「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意式披薩 19 世紀末,伴隨著大量意大利南部移民的腳步,披薩漂洋過海在美國中西部各大城市落腳,並迅速被美國人發揚光大,成為世界的美食。 最早的一批披薩店出現在紐約、芝加哥等地,1905 年開業的全美第一家披薩店「小意大利」至今仍然營業。但直到1950 年之前,這些餐廳的主要消費群體都是居住在美國的意大利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處於全面恢復階段的美國人對於製作簡便快捷的食物需求大增,而此時半成品、外賣等形式的披薩也開始出現,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希望以更短的時間獲得美味食物的需求,披薩很快就與漢堡並列,成為最受美國人喜愛的快餐。 與傳統的那不勒斯披薩相比,在美國經過本土化發展後出現的美式披薩對芝士的依賴更為強烈,並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發展出帶有濃郁東海岸風格的紐約風披薩、希臘披薩,或有著中西部粗獷色彩的芝加哥風披薩、聖路易斯風披薩,以及有著西海岸標新立異風味的加州風披薩等。 目前,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四家美式披薩連鎖店是──必勝客(Pizza Hut)、達美樂(Domino’s)、棒約翰(Papa John’s)和小凱撒(Little Caesars),供應的都是芝加哥風披薩。 餓了嗎?要不要點份披薩外賣?其實自己在家動手做也非常簡單哦,而且可以盡情加自己喜歡的披薩餡料!趕快來跟我們分享你的作品吧! 原文作者:食帖CULTURE圖片來源於網絡 ...

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是旅遊者的遺憾。剛出爐的包子熱氣騰騰,看上去如同薄霧之中的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油水汪汪、肉餡鬆散、香而不膩。 狗不理包子好吃的關鍵在於選料、配放、攪拌以至揉麵、擀麵都是有一定的絕招,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 據說在清朝的時候,武清縣楊村有一位少年,名叫高貴有。他性格倔強,有一股牛脾氣,逆了他的性子,天王老子也不認,任何人也不理。有一次,高貴有的牛脾氣又發了,父親嚇他,母親勸他,他硬是擰著脖子一聲不哼,強著性子不理不睬。母親歎了口氣,說:「你呀,真是個『狗不理』啊!」「狗不理」的綽號,就這樣叫出來了。 高貴有到了十四歲的時候,父親見他脾氣暴躁,怕他在村裏惹是生非,思謀著要讓他學些手藝。 碰巧有位鄰居的親戚在天津做事,便拜託他把高貴有帶出去,找點事幹。到了天津,高貴有被介紹到一家「劉家蒸吃鋪」裏當小夥計。劉家蒸吃鋪坐落在天津舊城北邊,與南運河緊緊相鄰, 來往的都是些船工、縴夫和小商小販。劉家蒸吃鋪便專做他們歡迎的蒸食和肉包。 高貴有從小吃慣了苦,所以幹活很勤快,加上人又聰明,什麼東西一學就會,後來鋪子裏就讓他專門做包子。兩位老師傅看他聰明好學,便處處指點他,所以他做包子的手藝提高很快。三年滿師,高貴有已經精通技藝,於是便請人幫忙,在附近找了一間小屋,扯旗開張搞了一家專門經營包子的小鋪。高貴有拿出了全副本事,做出來的包子特別好吃。名聲一傳開 真個門庭若市,應接不暇。因為人們喊慣了他的小名「狗不理」,就把他經營的包子也叫作「狗不理」了。 俗話說:樹怕剝皮,人怕揭短。「狗不理」畢竟是自己的小名兒呀,怪難聽的!高貴有就給自己的包子鋪起了個牌號,叫「德聚號」。 有一次,幾位外埠客商慕名而來,進門就問:「老闆,這兒是『狗不理』嗎?」高貴有此時已經二十多歲了,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一聽連外埠人都叫自己「狗不理」,強脾氣又來了,粗聲粗氣地說:「咱這兒有招牌,你們長眼不長眼?『狗不理』在那兒,要去趁早!」這幾位客人是專門來吃「狗不理」包子的,一聽找錯了門兒,返身就走。可是過了半晌,又找回來了, 對高貴有說:「你就是『狗不理』呀!嗨!開這樣的玩笑。」高貴有見「狗不理」的名字甩也甩不掉,只得讓人家去叫了。 「狗不理包子」不僅在歷史上為慈禧太后所喜愛,時至今天,也深得大眾百姓和外國朋友的青睞。 ...

沾上了糖甩不掉,故名糖不甩。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湯圓的孿生兄弟。糖不甩具備了多種美味中式點心的基本要素,如糯米、花生、芝麻、糖。 糖不甩的由來,據傳與八仙有關。清道光十九年廣東東坑鎮一帶吸食鴉片者眾多,初春二月二由於流毒氾濫民不聊生,趕往東坑鎮受財主僱傭的精壯男丁所剩無幾,大都面黃肌瘦、勞力退減。呂洞賓聞說後連忙打製治癮靈丹,但良藥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條,於是呂洞賓把仙丹藏於熟糯粉丸內,配以糖漿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糖粉粘丹不分離之意),搖身變成一個挑擔叫賣的老翁,從街頭至巷尾實行半賣半送。眾人吃後果真止住了鴉片流毒,體力、智力恢復,至此糖不甩遠近聞名。 相傳糖不甩還跟男女姻緣相關,地處東坑、茶山、橫瀝各鎮的埔田片一帶,每當媒婆帶後生到女家相親,如果女方家長同意這門親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的是糖不甩,便知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男方願意好事成雙。如果女方不同意這門親事,則煮打散雞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擺的是碗打散雞蛋的腐竹糖水,知道這門親事「散」了,那就知趣一點,以後別再糾纏了。這時候的「腐竹糖水」雖然甜在嘴巴,但卻苦在心頭上,匆匆喝上一口,便告辭而去。 外形圓潤討喜、口味香甜的糖不甩,做法十分簡便快捷,不妨親自動手給心愛的人做一碗甜蜜的糖不甩吧。 ...

相傳一百八十年前,四川省成都市靠近郊區的萬福橋,有個叫陳春富的青年和他的妻子劉氏,在這裡開了一家專賣素菜的小餐館。成都附近彭縣、新繁等地到成都的行人和挑擔小販,很多人都喜歡在萬福橋歇腳,吃頓飯,喝點茶。 劉氏見到客人總是笑臉相迎熱情接待,而劉氏煎的豆腐兩面金黃又酥又嫩,客人們都很愛吃。有時候遇上嘴饞的顧客要求吃點葷的,她就去對面小販處買回牛肉切成片,做成牛肉燒豆腐供客人食用。 劉氏聰明好學,能虛心聽取顧客們的意見,改進烹調方法,譬如下鍋之前先將豆腐切成小塊,用淡鹽水焯一下,使豆腐更加軟嫩,牛肉由切成塊狀變成細粒。 劉氏做這道菜,除了注重調料的搭配,更注意掌握火候。她烹製的牛肉燒豆腐,具有麻、辣、香、燙、嫩、酥等特點,很多人吃起來燙得出汗,全身舒暢,吃了還想吃,因此招來不少回頭客。 劉氏小時候出過天花,臉上留下幾顆麻點,來往的客人熟了,就取笑叫她麻嫂,她也從不見怪。後來年紀大一點,人們改口叫麻婆。她做牛肉燒豆腐出了名,於是就成了「麻婆豆腐」。外國數以千計的中餐廳裡,有不少以麻婆豆腐做當家菜,它的名聲有時甚至超過北京烤鴨呢。 ...